北京将打造“近山亲水”消费新场景
北京将打造“近山亲水”消费新场景 时间:2025-04-05 07:46:17
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第一部明确写入部门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机制的单行税法。
浙江省是重要的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原料药在全省医药工业约占一半比重。例如,苯的排放限值为1微克/立方米,远严于国家12微克/立方米的标准。
如果勉强达标却失去市场竞争力,还是需要适时从技术革新、高端市场开发等方面,实现原料药到制剂的转型,在自主研发和自有品牌上打开新的局面。根据最新的数据,浙江省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VOCs排放量为3.868万吨,位居全省工业源第七位,占全省工业源总量的4.6%。张福建认为,地方政府进行产业扶持的同时,企业也应当从达标成本、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对自身进行评估。但是,生产原料药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大大超过生产中间体、制剂和成品药。浙江省环保厅副厅长卢春中表示,大气污染物中的VOCs将源头指向化学药品原料药生产企业。
突破末端治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标准》出台,企业能够做到吗?为了确保《标准》的适用性,浙江省环保厅、省环科院自2012年始,广泛调研并征求全省各县(市、区)环保局和化学合成类制药企业的意见。届时,不达标企业将面临限产、停产整治等措施,直至企业达标排放。2016年9月,启动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事权上收工作,11月2日起,1436个国控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维护已经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托的第三方监测公司正式接手,真正实现国家考核、国家监测。
水气监测事权的上收,或将给先河环保、聚光科技等第三方运维企业,第三方监测服务迎来发展春天。截至10月13日,全省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已完成整改3900个,占总数的79.24%;广东省环保厅消息,16年底之前,广东省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共计需要清理71061项。125501、11568、71061数一数2016清理整顿的环保违法违规项目10月27日,环保部公布了《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规定各省级环保部门要落实三个一批(淘汰关闭一批、整顿规范一批、完善备案一批)的要求,加大未批先建项目清理工作的力度。截至十一月底,各官网公布的结果如下:江苏共计清理环保违法违规项目125501个;辽宁全省共排查出11568个环保违规建设项目。
随着国家与省级监控两级监控体系的建设、第三方评估和质控手段的引入,拥有较多运营设施,能提供优质数据与污染物分析、溯源等技术的监测企业有望分享更多蛋糕。十三五将大面积启动以县级行政单位为主要依托的省控点网络建设;二是监测指标的增加,VOCs和重金属监测将成为两个巨大的新市场;三是监测领域的扩展,由大气、水向土壤领域拓展;四是监测空间的扩展,从地表向地下和空中扩展。
《方案》提出,要加快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全面建成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所有站点原始监测数据第一时间直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实现谁考核、谁监测,保障用于评价、考核的环境监测数据不受行政干预。500多亿VOCs监测与治理共500多亿元的市场静待释放随着大气污染的加剧,雾霾频发,VOCs的治理也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相关政策不断加码(治理标准、重点行业整治方案、排污费征收等),VOCs治理将在未来三年迎来快速增长,撬动近千亿的治理工程市场。就目前工业及城市发展现状进行预测,相关企业按单套监测设备40万元估算,市场空间为370亿元。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中国水质监测行业投资分析报告》的分析,在水质监测订单方面,今年第二季度的总量同比增长近700%!单季度的订单总额更是达到了8亿元,本年度的市场规模更是有望突破30亿元。
与此同时,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也成为水质监测环节衍生出来的周边产业,对于监管者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有着极大的帮助,也会大大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扩大水质监测的范围。这部分的市场空间在百余亿元。在监测设备需求方面,中投顾问《2017-2021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目前国内急需的环保仪器仪表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仪器及自动监测系统;以燃煤电站或锅炉为代表的烟气分析仪烟气分析仪表监控系统;地面水环境质量检测仪表及监控系统;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代表的污染源监测仪表及自控系统等。要定期开展督查检查,确保2016年12月31日前全部完成清理工作。
(海通证券)鉴于政府对VOCs实行排污收费政策,环保逐步转入定量时代,监测成为监管治理的基础。因此,总体来看,在各种新技术不断涌入的态势下,水质监测产业有望出现更大的想象空间,预计未来水质监测行业的体量将会超过600亿元。
在新环评法的高压下,各省市纷纷展开对未批先建项目的大规模清理工作。VOCs监测的市场空间主要体现在空气质量监测和重点领域污染源监测两个方面。
根据中投顾问报告的预测,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产业的市场空间将超1200亿元企业是开展清洁生产改造、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的主体,但近年来大量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生存压力,难以独立承担清洁化改造需要的资金,无法充分实现全过程减排。三是创新模式,开展园区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因此,目前环境保护部的园区工作设计思路为在树典型做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我国工业园区面上的环保问题,从规划设计开始,从环境要素出发,密切结合三个行动计划工作,解决园区重点行业环境问题。根据规定,双超、双有、高耗能的企业应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解决工业园区点面上的环保问题问:《方案》提出,建设项目在环评中,要遵循清洁生产理念,在环评事中事后监管时,也要利用清洁生产审核对企业进行核查。
应尽快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及规范问:当前,将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重要抓手,还欠缺哪些关键因素?答:一是企业缺乏清洁生产改造资金。四是以推广互联网+为契机,充分发挥国家及地方各级清洁生产中心、科研院所、上市公司等方资源优势,引入互联网+理念,共同构建一体化的清洁生产大数据网络平台,实现包括清洁生产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清洁生产政策与法规信息库、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数据库等功能的融合。
这项工作突破了现有的单个企业清洁生产模式,将清洁生产提升到园区的综合层面,全面兼顾园区环保各项核心内容,可以解决单个企业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能有效改善工业园区存在的环保问题。督促工业企业清洁化转型和污染物减排问:清洁生产对绿色制造工程将起到怎样的作用?答:通过分析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两者的定义可以发现,二者均是以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污染物产生排放以及对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理念,可以说是遵循同一基本原理。
问:十三五期间,围绕清洁生产顶层设计,工作重点有哪些?答: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完善清洁生产制度。问:清洁生产概念引入中国已有二十多年时间,目前在国内取得了哪些成效?答:首先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体系,包括《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以及《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等;其次建立了一套统一、系统、规范的清洁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发布了钢铁、水泥等19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组建了国家和地方清洁生产专家库,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机构发展到1000余家。
三是缺乏清洁生产绩效核算办法。问:现在,国家发改委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信部在推动绿色园区建设,包括之前的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方案》提出的工业园区清洁生产与这些计划有何区别,当前形势下有何意义?答:目前,我国各大部委积极推进的生态工业园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工业园区等工作,对园区循环化、生态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各项工作仍存在一定的潜力:一是目前各项工作主要是树典型为手段,以解决点上问题。四是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工作开展较为滞后。另外,国家发布的现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也能与现行产品标准相匹配,为环保领跑者企业和产品的遴选提供必要基础,发挥清洁生产标准的先导性。
因此,清洁生产相关工作可以顺利融入绿色制造体系中。二是缺少清洁生产技术交流平台。
我国已研发了一大批可用的先进清洁生产技术,但是由于整个清洁生产领域的技术和信息通道并不畅通,导致技术改造需求及供应信息不匹配,阻碍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提升。要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梳理已发布的清洁生产管理文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各项制度,研究编制《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规范》等技术文件,建设清洁生产专家库制度。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也逐渐纵深发展、全面铺开,全国环保系统在47352家重点企业开展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二是目前相关工作的理念基本都是以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为支撑,缺少一项以环境保护为根本目标、以解决水、气、固环境元素问题为源头思想的工作,缺少对园区重点行业存在的各类环境要素分析,缺少对园区面临环境问题的针对性解决思路。
因此,应结合环保部污染防治工作重点,着眼于园区清洁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尽快制定园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规范,促进我国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请问,清洁生产审核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答:清洁生产审核制度设计、实施的重点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围绕企业正常运营中的污染预防和环境管理开展工作,这与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内容是一致的。清洁生产审核作为推进绿色制造的手段和工具,分为自愿性审核和强制性审核。作为实现绿色制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清洁生产在《方案》中屡被提及。
工业园区内企业及污染物排放均较为集中,应当更有利于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但目前相关工作开展缓慢。例如园区循环化改造2016年支持备选名单只有18家园区,远不能满足众多工业园区大面上的需求。
何为清洁生产?它对推进绿色制造工程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当前又面临哪些挑战?近日,国家清洁生产中心主任周长波对《方案》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度解读。要以清洁生产审核为切入点,梳理三个行动计划圈定的重点行业,开展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审核指南,完善并落实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二是围绕环境保护重点任务,聚焦重点领域清洁生产。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可准确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环保设施等运行情况,并结合资源、能源消耗和各产品产量等数据,较为准确地分析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评价企业应遵守的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制度标准以及环境风险预防等要求的执行情况,为环保部门加强环评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